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技术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常见问题
水资源在线计量监测系统方案
发表时间:2025-07-02 17:31:19

水资源在线计量监测系统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实时、远程、自动化的水资源量(水量)监测与管理平台。其核心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精准计量、动态监控、高效管理和科学决策,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66.jpg


一、核心目标

 

1.精准计量:取代传统人工抄表,减少误差,提供准确的水量数据。

2.实时监控:7x24小时不间断监测取用水、输配水、排水等关键节点的水量。

3.远程管理:通过中心平台远程查看数据、诊断设备状态、进行配置管理。

4.异常预警:自动识别用水异常(如爆管、偷水、设备故障)、超量用水等。

5.数据驱动决策:基于海量数据分析,优化水资源配置、制定节水政策、评估管理效果。

6.提升效率:大幅降低人工巡检、抄表成本,提高水务管理效率。

7.促进公平与透明:为水资源费征收、水权交易、计划用水管理等提供客观依据。

 

二、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1.感知层(数据采集):

(1)智能计量设备:核心组件,安装在取水口、输水管线、用户端(工业、农业、生活)等关键节点。

(2)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等,用于测量管道流量。

(3)水位计:雷达水位计、超声波水位计、压力式水位计等,用于测量明渠、水库、河流水位,结合断面数据计算流量。

(4)智能水表:远传水表,用于终端用户计量。

(5)水质传感器:可同时监测pH、浊度、电导率等关键水质参数。

(6)其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辅助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

(7)数据采集终端(RTU):负责采集传感器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存储,并通过通信模块上传。

 

2.传输层(数据传输):

(1)通信网络:将现场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中心平台。

(2)有线:光纤(稳定高速,适合固定站点)。

(3)无线:蜂窝网络、低功耗广域网、卫星通信(偏远无信号区域)。

 

3.平台层(数据处理与应用):

(1)数据中心/云平台:接收、存储、处理海量监测数据。

(2)水资源监测管理平台:系统的“大脑”,核心功能包括:数据接入与存储:接收来自不同设备、不同协议的数据。

(3)数据清洗与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实时监控与展示:通过GIS地图、图表等方式直观展示各监测点的实时水量、累计水量、设备状态等。

(5)历史数据查询与分析:支持按时间、地点、用户等多维度查询和分析历史用水数据。

报警管理:设定阈值(如瞬时流量异常、累计量超计划、设备离线、电池低电量等),触发声光、短信、APP推送等报警。

(6)用水统计与报表:自动生成日报、月报、年报及各类统计分析报表(如区域用水量、行业用水量、用水效率等)。

(7)计划用水管理:设定用水户的取水计划量,监控执行情况,预警超计划用水。

(8)水资源费/水费管理接口:为计费系统提供准确的水量数据。

(9)设备管理:管理计量设备台账、维护记录、生命周期状态。

(10)用户权限管理:分级分权限管理不同用户。

(11)移动应用:支持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进行移动监控、报警接收、数据查询等。

 

4.应用层(用户与服务):

(1)政府部门(水利、水务):水资源监管、调度决策、政策制定、执法依据。

(2)供水企业:产销差分析、漏损控制、管网调度优化、营收管理。

(3)大型用水户(工业、农业灌区):用水过程监控、内部用水考核、节水管理。

(4)水权交易平台:提供可信的、可追溯的水量计量数据支撑。

 

三、关键技术与特点

 

1.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泛在连接与数据采集。

2.云计算与大数据:提供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

3.GIS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空间化展示与分析。

4.低功耗广域网:解决分散计量点通信和功耗难题。

5.高精度计量:选用可靠、稳定的计量仪表,保证数据准确性。

6.高可靠性:设备需适应野外恶劣环境(防水、防雷、宽温)。

7.安全性:数据传输加密、访问权限控制,保障数据安全。

 

四、应用场景

 

1.取水许可监管:对取水户(地表水、地下水)取水量的实时监控。

2.水源地监测:水库、河流取水口水量的实时监测。

3.供水管网监测:水厂出水、管网关键节点、区域计量分区流量、压力监测(DMA分区计量)。

4.大型灌区计量:渠首、干渠、支渠、斗渠口门水量计量。

5.重点工业用水户监控:高耗水企业取水、用水、排水计量监控。

6.生态流量监测:保障河流、湖泊生态基流的监测。

7.排水计量监测:重点排污口、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量监测。

 

五、建设与实施要点

 

1.顶层规划与需求分析:明确建设目标、监测范围、监测对象、管理需求。

2.计量点科学布设:选择关键控制节点,确保计量数据能反映整体情况。

3.设备选型:根据应用场景(管道/明渠)、介质、精度要求、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计量仪表和通信方式,注重设备的稳定性、精度和兼容性。

4.通信网络保障: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可靠、及时。

5.平台功能定制:平台需紧密结合实际管理业务流程。

6.标准规范: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技术标准、通信协议、数据规范。

7.运行维护体系:建立专业的运维队伍和制度,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设备巡检、校准、维修)。

8.数据质量保障:建立数据校验、审核机制。

 

六、发展趋势

 

1.更高精度与智能化:计量设备精度持续提升。

2.多参数融合监测:水量、水质、水生态等多参数一体化监测。

3.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基于AI进行用水模式识别、需水预测、漏损精准定位、智能调度。

4.数字孪生融合:与水利工程、河湖、城市水务的数字孪生体结合,实现更精细化的模拟、预测和决策。

5.区块链技术应用:确保计量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增强水权交易、水费征收的公信力。

6.“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测、地面传感网,构建更全面的监测体系。

 

水资源在线计量监测系统是实现水资源管理由粗放滞后被动向精细实时主动转变的核心抓手。它通过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和透明度,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水安全、支撑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