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技术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常见问题
水电站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系统方案
发表时间:2025-10-09 14:33:59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1.1项目背景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关于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的管理要求,保障河道生态健康,防止河道脱水、断流,需对水电站下泄的生态流量进行持续性、准确性的在线监测。


 123.png


1.2系统目标

实时监测:24h不间断监测生态流量泄放点的瞬时流量、累计水量、水位、现场图像/视频等数据。

超标预警:当生态流量泄放值低于核定阈值时,系统自动触发多级报警机制。

数据管理: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存储、统计、分析和报表生成。

远程监管:为水电站运营方、水利、环保等监管部门提供统一的远程监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管理。

证据留存:通过图像/视频方式,为监管执法提供。

 

二、系统设计原则

可靠性:选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监测设备,适应野外恶劣环境。

准确性:采用国家认可的流量计量方法,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实时性:数据采集与传输频率可调,确保监管部门能掌握最新动态。

安全性:系统具备数据加密、防篡改、故障自诊断等功能。

扩展性:预留接口,便于未来系统扩容或与其它平台(如河长制平台)对接。

易维护性:系统结构简洁,设备维护方便,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三、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现场监测层、数据传输层、平台应用层三部分组成。

 

3.1现场监测层(监测站点)

核心设备:流量/水位监测仪表

方案一:雷达流速流量计

原理:非接触式测量,通过雷达波测量水面流速,结合断面参数计算流量。

适用场景:明渠、标准堰槽、不受水质、泥沙影响。

优点:安装简便,不破坏水流结构,维护量小。

方案二:超声波明渠流量计

原理:在特定堰槽(如巴歇尔槽、三角堰)上,通过测量水位,根据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计算出流量。

适用场景:需建设标准计量堰槽,精度高。

优点:测量精度高,是法定的流量计量方式之一。

方案三: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

原理:接触式测量,通过测量水中颗粒物的运动速度来计算流速和流量。

适用场景:满管或非满管管道、渠道,适用于含一定泥沙的水体。

优点:可同时测量流速、水位,直接输出流量。

 

辅助设备:

视频监控系统:安装防水防尘摄像头,对泄放口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和定时图片抓拍,实现“视”与“数”的联动印证。

数据采集传输终端(RTU):负责采集流量计、水位计、摄像头的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和打包,通过通信网络上传。

供电系统:根据现场条件,可选择市电、太阳能+蓄电池等方式。

立杆与防护箱:为设备提供安装基础和物理保护。

 

3.2数据传输层

通信方式:

4G/5G无线网络:主流选择,覆盖广,部署灵活,传输速率高。

有线光纤:适用于距离机房较近、有条件的站点,稳定性极高。

北斗/卫星通信:作为极端偏远、无信号地区的备用方案。

通信协议:采用标准的环保协议(如HJ212)、Modbus、HTTP等,确保与各级监管平台顺利对接。

 1670224955131543.jpg

3.3平台应用层(软件平台)

平台采用B/S架构,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分为水电站子站和监管中心平台。

核心功能模块:

①实时监控大屏:GIS地图总览所有站点位置和状态,动态显示各站点的实时流量、水位、设备状态、视频画面。

②数据查询与分析:

历史数据查询(流量、水位、图像/视频)。

数据曲线分析(日、月、年流量过程线)。

数据统计报表(生成日报、月报、年报,计算达标率)。

③预警报警管理:

设置生态流量阈值。当实测流量低于阈值时,系统通过平台告警、声音、短信、APP推送等方式通知相关负责人。

报警记录查询与处理跟踪。

④视频监控模块:支持实时调阅、云台控制、历史录像回放和图片抓拍查询。

⑤设备运维管理:远程配置设备参数,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如电量、信号强度),故障告警。

⑥权限管理:为水电站用户、区县、市级等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分配不同的数据查看和操作权限。

 

四、系统实施关键点

 

监测断面选址:必须选择在生态泄放设施下游水流平稳、断面规整的河段,确保测量准确性。

设备选型与校准:根据现场具体水力条件(如流速范围、含沙量、有无堰槽)选择最合适的流量计,并定期进行现场校准。

通信保障:确保监测点有稳定、不间断的通信信号。

防雷与接地:野外设备必须做好防雷措施,保证系统安全。

核定阈值设定:以主管部门核定的生态流量值为准,在平台中精确设置。

 

五、实施步骤

1.现场勘察:确定监测点位、通信条件、供电方式。

2.方案设计:出具详细的设备清单、施工图纸和技术方案。

3.设备安装与调试: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系统联调、数据比对。

4.平台部署与培训:部署软件平台,对用户进行操作培训。

5.试运行与验收:进行不少于30天的试运行,稳定后申请主管部门验收。

6.运维服务:提供长期的设备维护、数据支持和技术服务。

 

六、方案优势总结

 

一体化集成:将流量监测、视频监控、数据远传、平台管理融为一体。

证据链完整:“数据+图像”双重记录,形成完整的监管证据链,有效避免争议。

智能高效:自动预警、自动报表,极大提升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合规性强:完全符合当前国家对于水电站生态流量下泄的在线监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