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某村属亚热带山区气候,地貌上属典型的中山盆谷地形,年平均降水量达1387mm。由于村内有条小溪穿境而过,每遇台风季村里常会遭遇山洪、泥石流等灾情,极大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因此,四川合睿达采用以NB-IoT为契机、以5G为代表的未来物联网技术为导向,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开发物联网灾情预警系统。在溪流汇集处、低洼群众居住处和泥石流易发地进行监测,确保在台风季节,灾情预警系统能够实现预警告警,及时通知村民撤离危险区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项目介绍
灾情预警系统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共设立4处信息监测点,分别是上游、中游、下游等三处溪流监测点,以及村民住宅一处泥石流监测点。
▲四处监测点在系统内的信息
▲上游水位视频监测点
▲中游水位视频监测点
▲下游水位视频、气象监测点
▲村民住宅泥石流监测点
在这四个位置设立监测点后,通过灾情预警系统就能够实时观测到相应的视频画面、水位、流速、雨量等相关信息。目前,根据过往经验,系统内对水位设立了预警值的预警线,一旦水位超过预警值,灾情预警系统会自动给管理员的手机发送短信,提示水位已经越过警戒线。并且,系统还会记录下所有的数据,未来将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更加精细的比对,重新调整预警数值。
▲PC端
▲手机端
同时,灾情预警系统在设计初期,充分考虑到农村在遭遇恶劣天气时会出现大面积停电的现象,所以在四个灾情监测点的数据传输箱中均配备可充电的蓄电池。停电时,监测设备通过锂电池供电进行监测,可以维持一个星期左右。正常工作时,监测设备会给蓄电池进行充电,以确保停电时,蓄电池可以供应充足的电量。
该系统共设立两个客户端,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登录相应的客户端查看详细的数据与信息。将电脑端设置在了村部,便于应急值班时,能够24小时监测村内的情况。
▲村部培训(灾情预警系统电脑端的界面)